您的当前位置:易达范文网 > 教案设计 >

《大雁归来》一等奖创新教案

时间:2023-05-31 08:25:04 浏览次数:
导读: 7《大雁归来》一等奖创新教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大雁归来第一课时一、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已经具备

7《大雁归来》一等奖创新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雁归来 第一课时 一、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但他们对现代诗歌、外国诗歌的语言特点、音韵节奏、情感表达均了解不多。而且由于人生经历较为单一,对于诗歌主题的理解和哲理的探索是课堂学习的一大难点,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从掌握诵读诗歌的技巧入手,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与他们自身的经历,引导他们领悟诗中丰富的人文内涵,逐步激发他们赏读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词,积累有关大雁的文学常识。

2.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说明顺序。

3.感受作者的情怀,初步明确文章的思想内涵。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理清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文章思想内涵。

四、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情景激趣 新课导入】 ppt播放与大雁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师生共同讨论生活中看到的大雁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第二板块【文学常识 素养积累】 一、走近作者。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被称作美国新保护运动的“新知”和“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他同时又是一个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一生共出版了三部书,发表了大约五百篇文章。其著作大部分与科学和技术有关,《沙乡年鉴》是作者的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也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

二、文题解读。

“大雁”就是鸿雁,是一种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大雁归来”在这里主要有这两层含义:一是大雁返回,而是呼唤大雁。以此为题,既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又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三、背景介绍。

本文选自《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侯文蕙译。有改动。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及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沙乡年鉴》就是他对生态和环境问题研究和探索、观察和思考的结晶,《大雁归来》是这本书中的一篇。

四、知识链接。

雁 雁,鸟纲,鸭科,是雁亚科鸟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外型略似家鹅,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喙有较钝的栉状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呈淡灰褐色,有斑纹。雁群居水边,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回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大雁每一次迁徙都要花费大约1—2个月的时间,途中历尽千辛万苦,但它们春天北去,秋天南往,从不失信。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

第三板块【预习检测 疏通字词】 ·字词学习 狩猎( )
水洼( )
环颈雉( )
沙锥鸟( )
缄默( )
半蹼鹬( )
沼泽( )
雾霭( )
弥漫( )
丧:( )丧失 晃:( )晃眼 ( )丧事 ( )晃动 沼:( )沼泽 霭:( )雾霭 诏:( )诏书 蔼:( )和蔼 ·词语积累 雾霭:
目空一切:
沼泽:
坚定不移:
滑翔:
喧嚷:
稀疏:
弥漫:
第四板块【梳理结构 整体感知】 1.结合课前预习,谈谈你的初读体验。

2.通读课文,尝试给文章划分结构,并简要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3.这篇课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大雁进行观察的,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文中圈画出相关句子,并进行简要概括。

5.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对大雁归来的感受? 第五板块【小组合作 共同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共同思考下面的问题:
1.快速阅读课文,归纳大雁的生活习性,填写下面的表格。

生活环境 居住环境 行为特征 主食 孤雁 2.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哪些个性特点? 3.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4.作者为什么称大雁为“客人”“我们的大雁”? 【参考答案】 四、教学过程 第三板块:
shòu wā zhì zhuī jiān pǔ yù zhǎo ǎi mí sànɡ sānɡ huǎnɡ huànɡzhǎo zhào ǎi ǎi 雾霭:雾气。

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文中指鸟群专注地高高飞翔的姿态。

沼泽: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

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不改变。

滑翔: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稀疏:(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
布满。

第四板块:
2.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描写大雁归来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6-10)介绍大雁归来后的日常生活。

第三部分(11-13)写大雁的联合迁徙。

3.运用了逻辑顺序。作用: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去理解作者想传达的中心和含义。

4.(1)对大雁的报春感到欣喜,把春雁的数目看作农场春天富足的标准。

(2)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地钦敬。

(3)喜欢倾听大雁集会时的各种鸣叫,认为那是它们乐此不疲的辩论。

(4)对孤单的大雁感到哀怜,表示对枪杀者的反感和痛恨。

(5)赞叹大雁具有人类所不及的联合观念。

5.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第五板块:
生活环境 喜欢生活在池塘、沙滩和沼泽等地方 居住环境 群居,雁群多由六或六的倍数组成 行为特征 定期迁徙,11月南飞,3月北回笔直飞行,春雁喜欢鸣叫…… 主食 玉米等农作物 孤雁 飞行和鸣叫都很频繁,声调忧郁 2.文章描写了三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四月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大雁是具有灵性的候鸟,是报春使者,善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3.(1)飞来的季节是3月春天;

(2)飞行的路线是弯曲的;

(3)3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

(4)11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
爱寻食玉米粒;

(5)常六只或六的倍数列队飞;

(6)4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4.作者潜心研究大雁,研究愈深,对其感情就愈甚深厚。因而,在作者心中,大雁已经成为和人类一样具有灵性的生物,这样的称呼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大雁归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文章,品悟文本特色。

2.感知本文语言浓浓的抒彩,体会作者笔墨中饱含的深情。

3.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珍爱野生动物、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赏析文章重点段落,品味说明文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分析说明方法,感受作者情感。

三、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一、字音、词义回顾:
狩猎( )
水洼( )
环颈雉( )
沙锥鸟( )
缄默( )
半蹼鹬( )
( ):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文中指鸟群专注地高高飞翔的姿态。

( ):雾气。

( ):(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

二、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说说大雁的特点。

第二板块【精读课文 赏析文本】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解读课文,对重点文段进行细致讲解:
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1)内容上:将燕子与大雁进行比较,说明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和希望,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结构上: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与下文讲大雁迁徙的特点——成群结队、克服艰险、飞越遥远的距离相呼应。

快速浏览第一、二部分,找出作者对大雁活动进行描绘的语句,体会写法及作用。

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拐来拐去”“低语”“问好”,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大雁机敏、活泼、警觉和在休战期的自在快乐等特点。

②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邀请”是指热情地召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大雁之间的联络,表明大雁的聪慧,同时我们从大雁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美好的友情。

③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雁的情态描绘得贴切传神,体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④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比喻,把大雁比作凋零的枫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雁从盘旋到着陆时的悠闲姿态。

①-④这几句话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除了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作者还运用了多种说明手法来突出大雁的特征,试找出几句并加以分析。

①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作比较。通过大雁和主红雀、花鼠的对比,突出了大雁迁徙的坚定不移。

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作比较。通过大雁和乌鸦的对比,突出了大雁南飞路线笔直,有明确的目的性。

③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打比方。把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的大雁比作凋零的枫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雁飞下来时飘逸、优美的姿态。

④自更新世以来,每年3月,从中国海到西伯利亚,从幼发拉底河到伏尔加河,从尼罗河到摩尔曼斯克,从林肯郡到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从大雁都要吹起联合的号角。

举例子。列举多个国家大雁联合的事例,且用四个“从”字,总结规律,说明大雁的联合是全球性的。

课文中从哪些方面对春秋两季的大雁进行对比?这样对比有什么作用?找出相关段落并进行概括。

从飞行的状态、叫声、到目的地的表现这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作用:写出狩猎给大雁造成的影响,暗示人类的愧疚,彰显文章的主题。

第三板块【品味语言 感悟情怀】 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3.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有野性的诗歌。

第四板块 【小组讨论 深入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下面的问题:
1.文章是如何写出大雁是春的真正的使者的? 2.如何理解“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这句话? 3.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 4.课文中那一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5.利奥波德这位生态学家用心观察研究大雁,这样多情地感受大雁的情怀应该怎样理解? 6.说说这篇文章有什么写作特点? 第五板块【归纳主旨 知识拓展】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认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雁”的诗句? 思考:想一想,这篇文章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明确: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与一般的动物观察者不同,作者对鸟儿有一份诗人的情怀。在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和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像人一样组成一个家庭,有着人一样的亲情,团圆的时候,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觅食、集会;
孤独的时候,它们忧郁地鸣叫着,徒劳地寻找着失去的亲属。它们的到来,宣告了春天的回归,它们的呜叫则使天空回响着野性的诗歌。

作者是一个“爱鸟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充溢在字里行间。观察细致,描写美妙 。

作者通过观察和描写传达出一个信息,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世界因它们的存在才有了如此的生机和情趣,我们与它们和谐共处 ,才是人类最恰当的定位。

第六板块 【板书设计 思维导图】 第七板块 【布置作业 夯实基础】 写一封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的倡议书 【参考答案】 四、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一、shòu wā zhì zhuī jiān pǔ yù 目空一切;
雾霭;
稀疏 二、(1)飞来的季节是3月春天;

(2)飞行的路线是弯曲的;

(3)3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

(4)11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
爱寻食玉米粒;

(5)常六只或六的倍数列队飞;

(6)4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第三板块:
1. 写出了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它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2.表明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动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大雁的喜爱与期盼。

3.写出了大雁在每年一度的迁徙中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第四板块:
1.文章首先明确地表明大雁的到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然后用主红雀和花鼠来作对比,说明其他动物可能在天气偶尔变化时出来,而大雁却能真正地预示天气的变化。大雁一旦出来,那就证明春天是真正到来了。

2.“单调枯燥的数字”指“我”和“我”的学生记录的每支雁队组成的数字。这些数字虽然单调枯燥,但我们从数字分析中发现,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孤雁之所以孤单,是因为家庭中其他成员被枪杀。人们原先就这样推断,六年的研究更证实了这个结论,所以单调枯燥的数字进一步激发了爱鸟者的感伤。

3.作者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情,懂得关爱动物。

作者心目中,大雁具有联合的观念,可谓全球一体化,正是人类所不及的。

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活动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对人类有益无损,大雁归来的鸣叫,简直是带有野性的诗歌。

4.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5.作者在与大雁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大雁这种生灵,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也有家庭结构,也有亲情,人类虽为万物之灵,但不应该自私地伤害它们。另外作者还发现,大雁有不少人类所不及的品性,它们向来有联合的观念,它们对人类是有益无损的。人类回归自然,可以从自然中获得无穷乐趣。

现代化固然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是自然界亦有无可替代的情趣,在享受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向往自然。到自然中去,与动物为伴,这是一种回归自然的趋势。

6.(1)拟人手法的运用。

作者对大雁充满了感情,他喜欢观察它们,研究它们,知之愈多,爱之愈深。大雁在作者心目中,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因此,作者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将他对大雁的感情倾注笔端。

(2)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形象性: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活灵活现。无论描写大雁归来,还是描写大雁觅食、集会,作者都不惜笔墨,有层次地、细细地加以描写,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知识性: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大雁迁徙的季节、路线,明白了大雁迁徙对人类的重要性等。

抒情性:本文字里行间注满爱鸟之情。作者对大雁的迁徙飞翔充满钦敬,为大雁担惊受怕,为孤雁的不幸而悲哀伤痛,为大雁归来而欣喜欢乐,对大雁的种种鸣声由衷喜爱,笔墨中饱含感情。

第五板块:
主旨:
本文主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介绍了大雁的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等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爱鸟之情,呼吁人们保护尊重生命,保护自然,与大自然中的生命和谐相处。

关于“雁”的诗句: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胡飞渡亦难。

——白居易《题岳阳楼》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刘禹锡《秋风引》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李颀《送魏万之京》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李商隐《霜月》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元好问《摸鱼儿》

本文链接:https://www.gxcjt.com/jiaoansheji/4918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24 易达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20004951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