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易达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走月亮》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14 09:15:05 浏览次数:
导读: 2 走月亮【教材分析】《走月亮》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美好

2. 走月亮 【教材分析】 《走月亮》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充满童真童趣。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为“走月亮”。“走月亮”不同于在月光下赶路,也不是满怀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走,散步,因此“走月亮”的说法充满了诗意。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得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

本文的语言优美,如诗如画,很容易使学生深入文本,得到情感的体验,激起孩子们爱的涟漪,使情感得到全面的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教学理念】 在教学本文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品读感悟,使学生不仅感悟到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美,而且体会到月色下的意境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抓词抓句去重点体会。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难点,避免把文章“讲”没味儿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鹅、卵、俗”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鹅”等15个字,会写“柔和、鹅卵石、河床”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画面。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4.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在感情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月光下景色的美丽,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画面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感悟并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效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和妈妈一起散步的经历吗?你们去过什么地方?当你们和妈妈在一起时,你们有什么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他的妈妈一起去散步吧。

(教师板书:2 走月亮) 出示课件1: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人们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游玩、散步、嬉戏,当地将这样的习俗称为“走月亮”。

设计意图:
用问句来设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2: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问老师、问同学、等方式来解决。

(2)在朗读过程中,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读完课文后谈一谈感受。

(先要求学生独立朗读,初步扫除生字障碍;再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集体正音。) 2.出示课件3,检查自读情况。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课件4,分析记忆字形。

出示生字“鹅、卵、俗、跃、穗、踱、埂、烁”。

预设生1:这些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鹅”是家禽,所以偏旁是“鸟”;“俗”和“浴”是形近字。

预设生2:我的方法是结合词语进行整体认读:鹅卵石、风俗、跃出、闪闪烁烁。“埂”能借助熟字“硬”进行识记。

2.书写指导。

出示课件5:出示会写字“淘、牵、鹅、卵、坑、洼、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

指导书写:“淘、坑、洼、填、稼、俗、跃、稻”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牵”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秃宝盖稍宽一些。

预设:写字时要认真观察字形,比如“卵”字左右两个小点不能丢。“填”字右部“真”内有三横。“稻”字右下部“臼”中的两小横不相连。

师: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
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自主识字,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并积累识字方法。

3.词语理解及运用。

出示课件6: 淘洗:用水洗去杂质和污垢,引申为保留好的,除掉坏的。造句:我们煮米饭之前要好好淘洗大米。

柔和:温和而不强烈;柔软,软和。造句:傍晚,柔和的月光洒在海面上。

鹅卵石:直径较大的卵石,大小多像鹅蛋,所以叫鹅卵石。造句:我家门前有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

运载:装载和运送。造句:秋天,运载粮食的汽车在公路上奔驰。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造句:少数民族有很多风俗习惯。

汩汩:拟声词。形容水流动的声音。造句:那条小溪汩汩地流过岩石。

浇灌:把流体向模子内灌注;浇水灌溉。造句:农民伯伯用河里的水浇灌庄稼。

镀亮:一种工艺,可以使金属起到装饰、耐磨的效果。造句:太阳升起时,天边的云彩就像被阳光镀亮了似的。

奇妙:稀奇巧妙。造句:弟弟的小脑袋瓜里有许多奇妙的想法。

设计意图:
理解词语,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又可以引导学生准确积累并运用所学词语,培养学生运用的意识,提高运用的能力。

四、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这个同学读错的地方。

2.从课文中找出优美生动的句子,抄写下来。

①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②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③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④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预设生1:这些句子太优美了,第一句中“抱”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人感觉小水塘似乎有了生命,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十分喜欢月夜下的景物。

预设生2:第二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了稻穗人的动作,把月光下的稻田比喻成一块银毯。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喜悦。

3.练习背诵。

师:可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最后借助画面背诵第4自然段。

设计意图:
找出文中优美生动的句子有助于使学生养成积累优美句子的习惯。反复朗读降低了背诵的难度,也激发了学生背诵的兴趣。

五、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课下搜集描写月亮的古诗或小短文,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主动搜集资料的兴趣。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画面。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4.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复习生字。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出示课件7,播放《月亮船》这首歌。

师:你们感觉怎么样,好听吗?听完这首歌曲,你们有什么体会? 生: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孩子在妈妈的怀抱里很幸福。

那就让我们伴着这甜美的歌声一起去走月亮吧!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课《走月亮》。(板书课题:2 走月亮) 2.检查生字读音。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歌曲出发,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出示课件8,学生根据自读提示朗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试着谈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 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及心情。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出示课件9,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知道月亮是从哪里升起来的吗? 2.秋天月夜的景象是怎样的? 出示课件10,第2自然段:秋天的夜晚“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照亮了……” (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教师板书:月盘明亮 月光柔和) 指导学生读好含有四个“照亮了”的句子,“我”和阿妈走过了“点苍山”“大青树”“大道和小路”。学生在脑海中切换不同的画面。

师:作者按照由远及近、从上到下的顺序展开想象,让想象更具次序性、连续性,月光好像把地上的一切都依次照亮了。

指导朗读: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

3.学习第3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是多么幸福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想和妈妈在一起时的情景,感受妈妈身上的温暖气息,并个性化地朗读。

4.出示课件11,学习第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及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板书:看到——溪水 鹅卵石 小水塘) 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在溪边洗衣裳,而“我”在溪边嬉戏玩耍时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

(板书:想到——洗衣裳 做小船) 你能给文中描述的画面取个好听的名字吗?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出示课件12:溪水流香、水塘抱月、洗衣做船。

师: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画面,说说画面带给你的感受。

出示课件13:我喜欢“溪水流香”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溪水,仿佛闻到了山草和野花的香味,多么和谐美丽的月下景色啊。

出示课件14:我喜欢“水塘抱月”的画面,一个个清澈、可爱的小水塘,每个小水塘里都倒映着一个皎洁的月亮,多美的画面,我都要陶醉了。

出示课件15:我喜欢“洗衣做船”的画面,从这个画面中我能感受到“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多么温馨啊! 这么美丽的画面,我知道朗读的时候语气要慢,要轻柔、舒缓,要带着陶醉的心情。

师: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表达出来。

5.出示课件16,第6自然段。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1)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 (2)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分别给这些想象的画面取个好听的名字。

(3)嗅到了果子的甜香,“我”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4)引导学生想象第6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小组合作交流。

汇报: 预设生1:反复朗读课文,我能用“修补村道”“虫唱鱼跃”“果园飘香”“种菜栽稻”这几个词语来概括内容。

预设生2:“果园飘香”,我从这个画面中似乎感受到了一片丰收的景色,似乎闻到了水果的香味。

预设生3:我喜欢“种菜栽稻”这个画面,朗读时我仿佛感受到了人们的辛勤劳作,感受到了丰收在望的喜悦。

预设生4:第一个省略号省略的是月色下还有很多活动着的小生命;第二省略号省略的是“我”一直在吹蒲公英。省略号给人无限的遐想和无尽的想象空间。

6.师:当“我”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我”感到愉快、高兴,还有什么使“我”高兴?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17—20。

第8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亮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阿妈和“我”在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大自然的怀抱。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地朗读。

7.学生可能在同一个自然段中既能体会到景色的美,又能体会到感情美,可相机进行指导。

(教师板书:美好景色 浓浓亲情) 8.课文中反复出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朗读时要读出“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兴奋、愉悦、幸福。

三、拓展延伸,交流情感。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们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
让学生发现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温暖,那样幸福、快乐。

四、扩展阅读,延伸感悟。

出示《童年书架》的两篇文章——《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盼雨》,让学生任选一篇谈感受。

《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用童话般的语言描写了美丽的海滨夜景。《盼雨》以诗歌的体裁突显了母子之间的深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走月亮》是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里一篇语句优美、意韵悠长的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本文语言看似平白,但韵味无穷;
语言浅近,但情义深沉。首先,反复写到“我和阿妈走月亮”,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细细咀嚼这种情致、意趣,虽是秋夜,却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其次,排比句式的大量使用,不仅增强韵律感,使语言富有气势,更使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让人在脑海中呈现的不仅仅是一路美丽的景致,而更多的是真真切切的情,相融相沫的爱。

  在教学本文时,我想调动学生的经验,情感和想象,让学生不仅体会到意境的美,还感悟到亲情的真。开始我设计的是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发挥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其中有一个环节是问:“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拉向了他们的生活,学生的生活各种各样,学生的回答缤纷多彩,学生如果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真的看到了课文描写的“小溪流水含月,水塘映月如抱”的美景,效果较佳。

  但是在教学“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这一部分时,遗憾的是学生的朗读或者发言闪光点不是很多,进入情境较慢,说明我的引导还是不到位。所以,我应该让学生回忆和自己妈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感体验,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散步是那样的温暖、幸福、安全、快乐……但是只有个别学生情感是高涨的,能够感受到妈妈浓浓的爱,读的动情,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情感潜入到作品所描绘的情景中,整堂课不足之处值得改进。

  总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这些美妙的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生活,联系自己,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这样整堂课就会是一副动态的,有声音,有香气的画面,这时候学生再读文章,就是带着头脑中的画面,带着自己的感受美读了,其效果就会不言而喻。

本文链接:https://www.gxcjt.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375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4 易达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20004951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