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易达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温州一家人(五篇)

时间:2022-11-26 11:35:04 浏览次数:
导读: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温州一家人(五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温州一家人(五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2022年温州一家人(五篇)一

唐宋以来,“五马坊”之名沿袭不变。宋哲宗时,杨蟠知温州,于城中置三十六坊,内即有五马坊。至清代,将坊改为街巷,五马坊也改名五马街;同时一分为二,一条称五马直街,即郡治前或谯楼前南北纵向的街道。民国时期已改称公安路。另一条称五马横街,即现在东西横贯的五马街。

但王羲之任永嘉郡守一事,并无确凿史料可考;因此对五马坊的由来,又有两说:一说王羲之曾任会嵇(今绍兴)内史,性喜游览山水;他去官后,遍游东、中诸郡,所以其“游骑”也到过永嘉。永邑人为纪念这位名士,乃立五马坊。另一说认为五马妨根本不是由王羲之而来,却是“谢灵运为永嘉太守,以五马自随,立五马坊”(见洪庆商《韩文之正》)。总之,“五马坊”不管是由王或谢而立,其起源已久,且与太守使用五马有关,这点是可以肯定的。

五马街的由来

很久以前,温州五马街不是叫五马街,也不晓得叫什么。住在四圈的老百姓,每日夜里都听见一阵阵"得得得"马跑过的声音。开门一看,又不见马的影子。那时候,这条街上住着一个打草鞋的老人。老人屋外有一块石头。每日打草鞋时节,他把草放在这 块石头上慢慢捶软。

石头是青色的,因为捶得长久了,光溜溜,也蛮好看。

一日,有个人看见这块石头,就去对老人说:"老伯,你这块石头卖给我吧,我给你五两银子!"老人听了有些奇怪,摇摇头:"我不卖,这块石头是我捶了好多年,捶熟了,舍不得卖。

好多看热闹的人都觉得这人要花很多的银子买一块石头,实在奇怪。

那人走了。

老人不放心,怕石头被人偷去了,就把石头搬到屋里来。过了三日三夜,那个客人又来了。他带来更多的银子,想请老人将石头卖给他。那客人一看石头没有了,很着急,赶紧问老人。老人告诉他,已经搬到屋里来了。"几日了?"那客人慌张地问。"三日三夜。"老人说。"唉!"那客人叹了一口气,说:"现在你就送给我,我也不要了。我是采宝客。我看到你这块石头上有五匹马,石头放在外面,马日日有露水喝,又吃了你日日捶的草,所以长得活泼健壮。现在你把石头搬到屋里,五匹马没有露水喝,一定都渴死了。" 说着,那采宝客就把石头一翻,果真石头上有五匹马的影子,只是不动了。

听的人都为老人叹可惜,说他运气不好。老人呢,一点不在乎。他说:"以前我不晓得它是宝贝,但我把它当做宝贝。现在这五匹马不动了,我捶还是照样便当,还象宝贝嘛!" 以后老人照旧勤勤恳恳打草鞋卖,照旧用这块石头捶草,一直到死。老人死后,大家叫老人住的这条街为五马街。

1920xx年,吴百亨在五马街开设"百亨药房",自制肺乐霖、血之母、疯痛露、千金丹等。有了一定积蓄后,于1920xx年在药房店堂后面创办"百好炼乳厂",注册商标为"擒雕"。稍后,他又创办了西山造纸厂、西山窑业厂、远东蛋粉厂及酿造厂、奶糖厂等。他的宅第也安在五马街。

旧时五马街除了上面提到的商铺外,还有老香山、乾宁斋、元昌、葆大等参茸药号及徐德昌、正丰和、同人和等大商铺。

如今的五马街,一些延续至今的老店仍很热门,又集聚了康奈、奥康、吉尔达皮鞋;报喜鸟、庄吉服饰;大虎打火机等温州众多新兴名牌轻工产品的专卖店。店肆毗连,商品琳琅,商业繁华,魅力不衰,五马街依然是温州最繁忙的商业街。

2022年温州一家人(五篇)二

温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温州古代称瓯越。还在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战国时属越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后裔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俗称东瓯王。汉顺帝永和三年置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设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气候温暖,"虽隆冬而恒燠",故名温州。

据《温州府志》载,当年建城时,太守郭璞登上西山,瞭望周围诸山,错立如斗,便对当地百姓说:城饶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于是他仿照北斗星体位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

传说在筑城时,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然后化作一团样云冉冉飞入天际,白鹿跑过的地方,一片鸟语花香。人们为取吉利,称为白鹿城或鹿城。

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温州历代人材辈出,在学术、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都取得卓著成就。在南宋时期,学术上形成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在我国学术史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文学方面,诗坛上出现了"永嘉四灵"诗派;戏曲上首创了"南戏"这种民间戏剧形式。南宋熙祐年间,医学家陈元择以《三因方》为理论基础创立了永嘉医派;两宋及元明清各代也都有不少杰出人才,如黄公望、刘基、孙诒让等等。当代文化教育界更是群星灿烂:夏鼐、夏承焘、苏步青、谷超豪、刘旦宅、孟庆江、林曦明、林剑丹、陈忠康、张素、张如元、马亦钊、汪廷汉、戴宏海……

温州历代鼎甲:温州自唐宣宗大中十三年至清末废科举(公元859-1920xx年)的1050年间,共有文科状元7人,进士1416人,其中唐代2人,两宋1228人(北宋81人,南宋1147人)元代12人,明代139人,清代35。历代共有武状元19人,武进士近400人,其中两宋310人(北宋1人,南宋309人),明代3人,清代约70-80人。

古文化遗址

首次于1952年在永嘉上塘正门山发现,后在许多地点又陆续发现。

80年代以来通过全市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和专题调查,查明境内二区九县(市)均遗有古文化遗址,计达百余处,主要分布在瓯江、飞云江及其支流两岸,大多依山旁水。

温州古文化遗址大致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除少数早期石器磨制欠精、器面留有锤击痕迹外,大多数石器磨制精致,已采用打、磨、琢兼施技术;陶器主要有夹炭陶。与河姆渡中晚期文化、良渚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以乐清白石遗址为代表。后阶段,石器表面略粗糙,形制较简单,其锛类石器横剖面大多呈三角形、梯形;陶器有泥质陶、彩绘陶和印纹硬陶等。与福建闽侯昙石山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目前这类遗址的发现约占总数百分之九十以上,以瑞安陶山山前山、马屿牛头颈等遗址为代表。

①白石遗址 在乐清白石镇白石溪杨柳滩溪床下二三米深处。系冲积形成的遗址。

②大坪遗址 在瑞安北龙乡大岙村北龙山北麓。北龙乡在飞云江口外一岛屿上。

③下湖墩遗址 在泰顺百丈镇交溪洋村北下湖墩山上,范围约1500平方米,1988年11月发现。

④山前山遗址 在瑞安碧山镇街路村,南临飞云江,面积约250×50米,遗物多裸露在地表,以山坪和东南山坡最为丰富。

⑤牛头颈遗址 在瑞安马屿荆谷乡山头上村牛头颈山中段,北眺飞云江,1961年发现,范围约6000平方米。遗物多分布在山坡地表。

⑥鹤屿山遗址 在瑞安仙降镇下社村,与山前山遗址隔江相对,1971年发现,面积约10000平方米。

⑦狮子岗遗址 在泰顺司前镇前村,1986年发现,面积约8000平方米。山顶-壕沟断面和东面山坡遗物较丰富。

⑧仙堂山遗址 在苍南桥墩镇仙堂村北海拔40余米山坪上,1985年发现,面积约3500 平方米。

温州名片

中国双拥模范城 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锁都 中国鞋都 中国制笔之都 中国皮都 中国低压电器之都

中国教玩具之都 中国合成革之都 中国五金洁具之都

中国汽摩配之都 中国塑编之都 中国纽扣之都 中国礼品城中国杨梅之乡 中国特产之乡 中国茶叶之乡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中国乌牛早之乡 中国拉链之乡 中国席草之乡 中国泵阀之乡

中国羊栖菜之乡 中国瓯柑之乡 中国马蹄笋之乡 中国四季柚之乡 中国蘑菇之乡 中国紫菜之乡

中国牡蛎之乡 中国泥蚶之乡 中国文蛤之乡 中国花蚶之乡

中国印刷城 中国电器城 中国礼品城 中国男装名城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 中国胶鞋名城

中国商务礼品生产基地 中国鲨鱼加工基地 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 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

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 中国鞋都女鞋基地 中国不锈钢无缝管生产基地 中国眼镜生产基地

中国精密模具生产基地 中国钻头产业基地 中国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 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

中国休闲鞋生产基地 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 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 中国数学家之乡

游泳之乡 国际象棋城 武术之乡 中国象棋之乡

温州的”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民营经济创造了众多的全国第一,画出了一道充满活力的发展轨迹。

▲ 1980年 颁发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 1980年 苍南县金乡镇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改革

▲ 1983年 创建“东方第一纽扣市场”的永嘉桥头纽扣市场

▲ 1984年 由26个农民自愿入股创办全国最早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瓯海登山鞋厂

▲ 1984年 集资兴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温州龙港镇

▲ 1986年 全国最早创办由集体、个人集资入股的股份制城市信用社鹿城城市信用社和东风城市信用社

▲ 1987年 颁布第一个民营企业的地方性规章《温州私人企业管理暂行办法》

▲ 1987年 颁布第一个关于股份合作制的地方性规章《温州市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 1988年 起草中国第一份股份合作制企业章程《桥墩门啤酒厂章程》

▲ 1991年 苍南县农民合股创办以经营专线航班为主的全国首家航运包机公司

▲ 1991年 创办第一个私人跨国农业公司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康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1992年 建设全国第一条股份制铁路金温铁路

▲ 20xx年 温州烟具协会赢得中国加入wto以后的第一个技术贸易壁垒案

▲ 20xx年 联合8家民企组建中国第一家无区域限制的民营财团——中瑞财团控股有限公司

▲ 20xx年 正泰集团作为民营企业第一个获中国企业经营管理领域最高奖“全国质量管理奖”

▲ 20xx年 温州市首个大型艺术论坛——《集雅艺术论坛》正式开通并获得国内书画界的一致好评

▲ 20xx年 《温州人论坛谈论温州人》正式开通

温州话

温州话为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温州市住民所讲的一种南部吴语,在发音和用词、语法等方面和都与汉语普通话有较大差别。但温州话的变化也很多,甚至各个县市之间的发音也有较大差异,包括瑞安话,乐清话等。

通常所说的温州话指的是市区人口,瑞安,乐清等使用瓯语地区的话,其中永嘉的语言最古老,永嘉在古代可以说是温州的中心。温州话几乎每十里口音就不同。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温州话”,温州话的复杂性,一直被认为是全中国最难学习的方言之一。

温州话是南部吴语的代表方言,属正统的古汉语“化石”,保留了大量的古语古音,很接近华夏祖先的语言。普通话受北方古游牧民族的影响,北部吴语受雅音官话的影响,而南部吴语则由于地理原因,成为古吴语的继承者。

温州话与古闽语、古楚语、古江东语都有密切的联系,对研究汉语语音史和语言史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留传的南戏作品都含有不少温州话。由于南戏对元曲及元明小说的影响深远,学者们在注释考证这些作品时都需要大量引用温州话。?

温州教育概况

温州是浙江省的教育大市。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034所,在校生153.7万人,教职工10.5万人,教育人口占全省近五分之一。其中,普通高校6所,在校生6.4万人,成人高校1所,在册生4.6万人,远程高教站点39个,在册生1.6万人。职业学校97所,在校生9.6万人。普通高中139所,在校生15.4万人;初中342所,在校生33.1万人;小学929所,在校生57.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2所,在校生0.2万人;幼儿园1508所,在园幼儿25.1万人。

由于地理、历史、人口等原因,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温州作为人均投资最少的城市之一,教育事业长期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借助民间资金丰裕和市场机制灵活的区域经济优势,率先进行教育投资和办学体制改革, 走出了一条政府为主、全社会办教育的发展路子,用占全省11%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撑着占全省20%人口的教育,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卓越成就。从1989年普及初等教育到1997年普及义务教育,从20xx年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xx年普及学前三年到高中阶段十五年教育,温州教育事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了教育事业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

2022年温州一家人(五篇)三

“东瓯名城”温州,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中国沿海九个港口之一,公元320xx年,著名学者郭璞选址始建温州城。相传建城时,有一只白鹿衔花跨城而过,所到之处一片鸟语花香、祥云腾飞,故又名“鹿城”。

“东瓯山水甲江南”,温州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被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的雁荡山,号称“天下第一江”的楠溪江,以及峰险洞幽的百丈漈三个国家级名胜风景区;有以“东方夏威夷”著称的南麂山列岛和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乌岩岭自然保护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温州还是改革开放较早的前沿城市,商业经济相当发达。温州人几乎家家户户经商,专业市场遍地开花。一方面,外资大量涌入温州,使其迅速发展成为科技先进、经济繁荣、文明富裕的现代化商贸港口城市;另一方面,温州人开办的公司遍布五洲四海。“温州模式”、“温州速度”、“温州商人”,享誉海内外。

温州,文化灿烂的东瓯名镇,公元前192年是东瓯王驺摇的都地。公元320xx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公元675年始称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

温州市场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曾以“小商品、大市场”闻名全国,是中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先发地区和股份合作经济的民祥地。曾被新闻界、理论界称为“温州模式”,也有叫“温州经济格局”、“温州发展路子”。经过20多年的演变,温州经济格局不断得到创新,更加凸现出自己的特色。

温州人凭借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在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第一个实行金融利率改革,第一个制定私营企业条例,第一个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第一个实行国有土地有偿转让等。200余万温州人在全国、在世界各地建起了众多的温州城、温州街、温州村、温州店。走南闯北的温州人,把温州经济与全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联系在一起,这成为我国一个独特的经济现象,它不仅促进了温州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全国经济发展作出了温州人的贡献。

——建设东南沿海大商港,包括交通枢纽港、商贸港、金融港、信息港,使温州成为区域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

——建设国际性轻工城,使温州成为世界轻工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集散基地和创新基地;

——建设最具活力的开放城,使温州成为机制活、商机多、投资回报率高的创新之城、活力之市;

——建设滨海山水文化名城,实现温州城市发展由“瓯江时代”向“东海时代”跨越,由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迈进,同时搞好生态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使温州成为宜居、宜商、宜创业的地方。

2022年温州一家人(五篇)四

温州生态园位于温州市未来大都市的核心,由大罗山和三垟湿地组成,总面积约为130平方公里。其中,大罗山117平方公里,界于瓯江和飞云江之间,是我市城市的重要生态屏障,有城市 "绿肺"之称。三垟湿地与大罗山相连,面积为13平方公里,内部水网密布,由160余座岛屿组成,自然风光十分秀丽,属于古老的冲积平原,有城市"绿肾"之称。生态园是目前我国沿海最大的城市"绿心"。

三垟湿地 三垟湿地位于温州瓯海区梧埏片,其北部主要为城市中心区,东部隔大罗山与瓯海永强片相连,西部以南塘大道为界,南部隔高速公路为温州市高教园区,面积11平方公里。三垟湿地水网密布,纵横交错的河道将其分割成大小各异的160 余个岛屿,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56%,东南被茶山环绕,峰峦叠翠,山环水绕,自然风光秀丽,被称为“浙南威尼斯”。

早在在新生代第三纪末期,温州的地貌轮廓已基本形成,大罗山居于海中,由于湖相沙质、泥质沉积的大量堆积以及河水携带泥沙的淤积,经过了一个慢长过程,终于在大罗山西侧与吹台山之间形成了一个较浅的大海湾。在海水与江水的共同作用下,使海湾与外部的海水逐渐分离,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形成泻湖,但当时的面积要比现在大的多。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赞之曰:“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谢氏《游名山志》说:“帆游山地昔为海,永宁(今温州)安固(今瑞安)二县间,东南便是赤石,又枕海。”赤石便是大罗山。三垟一带由于属于古海湾的边缘,水深较浅,滩涂较多,加之山洪的冲刷,泥沙的沉积,使地形沟坎较多、水陆相杂,已经初具现在三垟水网地区的雏形。

瓯江的搬运与沉积,使帆海的面积逐渐减小,大约在明以前,最终使北帆海消失。在这期间,唐宋时期大量的水利开发,如唐代韦庸修建会昌湖,宋代韩彦直、沈枢疏环城河道,修建温瑞塘河,挖深填浅,大量泥沙不规则的堆积、填满,连同原有的沟坎,将帆海原先大片水面分割成破碎的湖群。又经过数百年的桑海桑田,形成了今天的三垟水网地区自然形状。

大罗山风景区 大罗山最高海拔704米,岩石结构大多为花岗岩,山势十分巍峨,山体面积114平方公里,内含古寺(塔)、摩崖石刻、遗址等文物48处,分属瓯海、龙湾与瑞安两区一市,主要包括仙岩、茶山、瑶溪和天柱寺四大景区。

仙岩景区 仙岩景区位于大罗山景区西部,居于温州与瑞安的中心地带,104国道与在建的雨台温高速公路从其西则穿越,交通便捷。

仙岩景区以瀑潭景观享誉全国,朱自清笔下的梅雨瀑、梅雨潭几乎植根于所有中国人心目之中。仙岩景区由虎溪连接而成包括梅雨瀑、梅雨潭在内的五潭三瀑与凝灰岩山体结合的自然山水景观,在温州地区堪称最佳,是大罗山景区自然山水的代表,加上化成洞景区的清幽洞景,天河景区浩淼的水景,以及整个仙岩景区保持良好的生物群落、珍稀动植动种,使得仙岩成为整个大罗山景区最具有自然山水生态旅游开发潜质的景区。

同时,仙岩也不乏具有深远历史内涵的人文景观,与仙岩山水天人合一的寿禅寺,永嘉学派的讲学地——止斋祠,以及始于南朝遍布于仙岩山水之间的摩崖石刻,尤其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在此留下的足迹与文字《绿》,更使仙岩的自然山水增添了人文之灵气。

大罗山的天河水库冬季时,万里冰封的景观十分漂亮,可与传说中的天河相媲美。

瑶溪景区 瑶溪风景区位于大罗山东北部,温州龙湾工业新区西南侧,景区与温州港、温州机场咫尺之遥,交通区位优势在大罗山西大景区中得天独厚。同时,瑶溪景区与天柱寺景区同处大罗山东麓,景区内可直接眺望东海海景与日出景色,瓯江、东海、龙湾新区城市景观与瑶溪山水景观交相辉映,是瑶溪景区景观资源的一大特色。

瑶溪景区内部现主要包括五大子景区——千佛塔—国安寺景区、龙岗寺景区、张璁祖祠、钟秀园与瑶溪山庄景区。除瑶溪山庄景区之外,其余皆为人文历史景观为核心的景区。而瑶溪山庄景区内部的板障潭、水石同踪等自然山水景点堪称瑶溪自然山水的精华。

天柱寺景区 天柱寺景区位于大罗山东南片区,东临温州龙湾工业新区,南临瑞安区,以山峰、飞瀑、碧水、寺院为特色景观,是温州新区的城市背景。天柱寺在天柱峰下,四周群山环绕。天柱峰,独秀挺拔,高插云霄,如柱鼎立。寺以峰名,峰因寺彰。附近有湖山胜景,古刹筠风、东海朝晖、广寒小憩、西潭飞瀑、成洞横云等六景。

天柱寺景区东望大海,是大罗山距离东海最近的景区,观日出效果最佳,景区内天柱水库、蜂台水库周围花岗岩山体奇特,气势雄伟。尤其在沟口地段美人崖天然生成,成为天柱寺景区代表景观。

茶山景区 茶山风景区占据大罗山西北,隔三垟水网与温州主城区相望,温州高教园区正位于茶山西麓,景区包括五美园、卧龙、山重楼、香山、花果山五个亚景区。其中五美园、香山寺等景点初具规模,结合秋季的杨梅节、柑橘节,每年吸引来自温州以及外地游客数十万人。

茶山景区是大罗山内花岗岩地貌景观最为典型与集中的地区,岩石造型奇特,洞府景观幽深、奥妙,卧龙溪峡谷、瀑布景观壮美、险峻,香山寺是大罗山区最大的佛教寺庙,是整个景区宗教旅游的代表景点。

茶山风景区独具一格,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名贵特产于一体,自古就是一个融合文化旅游、观光、朝圣、休闲等的多种功能的旅游胜地。根据对出土的石斧考察,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活动,可谓历史久远。茶山风景区占据大罗山西北,隔三垟水网与温州主城区相望,面积约4290公顷。茶山以景闻名,是大罗山内花岗岩地貌景观最典型与集中的地方,景区中山涧危岩耸立,高岗屏障,溪谷错综,是大罗山区距离温州主城最近,也是目前大罗山内部开发强度最大的一个的风景区,包括五美园、香山、卧龙溪、山鸡坑、花果山等五个亚景区。

五美园得名于顾公洞、籰丝潭、金琐岭、莲花岩、观音洞五个天然景点,景区中心实际禅寺为明代高僧逆川大师在此修行而兴建,寺前有古枫,后有古银杏,古意浓浓,更添佛门圣地的庄严,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曾为其题名立匾。五美园山下,卧龙溪旁的百鸟景园集游览、娱乐、观赏、科普教育于一体,园内随处可看见世上珍禽“闲庭信步”悠然自得的动人场面,让你充分体会到鸟类与人友好相处,共享回归大自然的无穷乐趣。

香山景区地形比较平坦,适于游走观览。香山寺位于高山小盆地,始建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是大罗山区最大的佛教寺庙,香山寺前有五龙治水山脉,后有九龙之穴,山峰秀丽,奇岩多姿,实为佛家静土。作为花岗岩地貌的代表,茶山景区岩石造型奇特,洞府幽深、奇妙,其中尤以卧龙溪峡谷景观最为幽险。沿五美园北侧大道,经龙王寺水库,循卧龙溪步行约五百米处,为卧龙潭景点。行在谷中,抬头仰望,天空狭长,两侧悬崖摩天劈地,惊心动魄。在卧龙溪处处可以见到岩瀑,最大的岩瀑宽400多米,高200多米,悬崖壁上石纹流痕如瀑布倾泄,静中寓动,壮美、险峻,气势恢宏。山因水而活。溯 卧龙溪而上,直至源头,眼前呈现一个端正秀丽的高峡平湖,便是山鸡坑景区。景区山色空明,高旷绝尘。澄碧明净的湖水在微风中荡起鳞鳞波光,倒映着峰峦、怪石、飞鸟、流云,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花果山景区包括南柳、汀岙、大茶山等村附近的山林,面积970公顷。景观特色为杨梅、柑桔、桂花、茶叶等经济林,满山遍坡四季流香。“业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的弘一法师曾在这里的宝严寺修行,留下“此地风景殊胜”的评语。山重楼位处秀石垟山北向,大罗山半腰,是岩石重叠而成的岩洞,深70余米,目前可进的有三层,一层高一层,形如楼台,乡人称它为三重楼。

2022年温州一家人(五篇)五

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之中,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东西长,南北狭,是中国四大名胜孤屿之一。该屿风景秀丽,历史古迹,人文景观丰富,是瓯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谢灵运、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历代名贤留有叹咏江心屿著名诗章近800篇。

古时为两个小岛,南朝宋初郡守谢灵运曾登上孤屿,写下“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名句。唐季以还,屿上逐渐建成梵宇和浮屠。咸通七年(866),于西山东麓建净信禅寺。宋开宝二年(969),又于东山西麓建普寂禅院,并先后建西塔、东塔。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赵构为避金兵南下,曾驻跸普寂禅院。

与鼓浪屿,东门屿,兰屿并称“中国四大名屿”。

绍兴七年(1137),僧清了奉诏来江心屿设坛传经,率众填塞中川,两屿遂连接为一;填塞处,建寺,名中川寺,通称江心寺。未久,高宗赐名为龙翔兴庆禅寺,奉为“宗室道场”。其后,外国僧侣也慕名来参禅膜拜,至明清两代,仍络绎不绝。

江心屿遍布殿堂亭榭,甚富古迹,且古木葱茏,风景秀幽,向有“瓯江蓬莱”之称。各代诗人题咏诗词就有500余首;如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张子容、韩愈、张又新等均有名篇佳作咏及孤屿。

江心寺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面积约287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殿。前殿为天王殿,东西有长廊,两端置钟鼓楼。今宋代古钟尚存。中殿为圆通殿,最为壮观,供奉的是观音菩萨,江心寺为全国32所观音道场之一,。殿内槛联匾额,琳琅满目。正柱联为宋王安石撰并书。后殿三圣殿,殿额与对联皆为弘一法师所书。寺周古木参天,景色清幽。1983年列为全国对外开放142座重点寺院之一。

原名净信院,又名西塔寺院。宋高宗驻跸孤屿时,改称兴庆。重建于清嘉庆年间。寺两侧有琉璃泉,泉水清冽,为温州三大名泉之一。寺墙内有橄榄一株,相传明万历十五年(1587)为郡守卫承芳所植,20xx年被毁。建国后温州市博物馆建于此寺,常年展出历史文物,现改为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

位于江心寺东面。南宋德祐二年(1276),文天祥自元兵押解途中脱险来温,留居中川寺,作《北归宿中川寺》诗。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邑人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就义200周年而建此祠。祠内原有文天祥石质雕像和名人题诗碑刻,后被毁坏,仅存清人秦瀛《宋文信国公造像题记》碑。1981年整修,回廊镶嵌《正气歌》及20块后人凭吊诗词碑刻,并有联云:孤屿自中川,逝水难消-恨;崇词足千古,英风犹挟怒涛鸣。

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十年(869年),一说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曾毁于兵火,南宋绍兴十年(1141年)重建。元至正,明万历,清乾隆多次重修。塔高28米,底径8米余,6面7层,青砖围砌。过去外围层层有平座、栏杆和出檐,内有扶梯直上塔顶,可俯瞰瓯江澎湃,饱览风光旖旎的鹿城全貌。清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温州辟为商埠。1894年始在东塔山下建造英国驻温领事馆,次年落成。英借口警卫工作需要,强迫温州地方当局拆除东塔内外的飞檐走廓,留下这座中空无顶的塔身。塔顶自然生长一株100多年树龄的榕树,无土培植,根垂塔中,全年常绿,实为奇观。今塔仍巍峨雄伟,像一座饱经风霜、历尽沧桑的历史丰碑矗立在东峰之巅。

西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一说建于唐咸通十年(869年),明、清曾多次修缮。塔高32米,底径7米,6边形,7层,中空,系楼阁式青砖仿木构建筑。远远望去,碧水蓝天,全身披绿的西峰山托着砖红色宝塔,塔刹直入云端,蔚为壮观。就近处,江风吹动四十二个檐角的铜风铃送声,四周枝头飞禽清脆的啼呜,交响成趣。塔每层每面均有小佛龛,内置石雕佛像,造型精致,神态自然,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塔周围置青石坐凳,万木扶疏,清幽格静,引人遐思。因塔身倾斜,曾于1982年进行大修葺。今塔仍保持宋代风格。

本文链接:https://www.gxcjt.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839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易达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20004951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