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易达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品德教学对家庭资源的合理运用

时间:2022-11-20 20:15:04 浏览次数:
导读: 品德教学对家庭资源的合理运用 (市论文比赛一等奖)浅谈家庭教育资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武汉市育才小学沈莉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孩子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

品德教学对家庭资源的合理运用 (市论文比赛一等奖)浅谈家庭教育资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武汉市育才小学沈莉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孩子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品德教学对家庭资源的合理运用 ,供大家参考。

品德教学对家庭资源的合理运用

  (市论文比赛一等奖)浅谈家庭教育资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武汉市育才小学

  沈莉

  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孩子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

  家庭是一个人人生旅途的第一站,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初形成的“第一课堂”。家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对孩子来说也是最直观、最形象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的养成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也是学校教育最强有力的后盾。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等各类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参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在各类教育资源中,家庭教育资源是传统教学不够重视的方面。其实,家庭教育资源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包括对幼儿发展造成影响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所有内容:家庭文化及成员的职业、经济条件、信息、自身教育水平及观念、家庭成员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家长对孩子的具体指导、教养方式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课程改革犹如一夜春风,让各学科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作为新兴的学科课程,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焦点。作为一个新型的品德教学工作者,当我们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资源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在以课堂教学为实施德育的主渠道时,如果能够合理巧妙地开发、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家庭资源的优势,能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论点提出的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从小学生活动的时间、空间看,家庭生活是他们童年

  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品格的形成。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以达到育人无痕,教育的高效。

  2.心理科学中的“勒温函数理论B=F(P,E)”。即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B)是个体主观因素(P)和学校、家庭、社区等方面因素(E)共同作用的结果。

  3.生活教育理论。

  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主张,他说:“教育即生活,生活的特征是生长,因此,教育即生长。生长只能有一个目的,更多的教育。”近代大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他指出:“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孩子们在家庭生活中,是最自然、最真实的表现,因而在家庭生活中适时引导他们,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德育回归生活的表现。

  那么,如何在以课堂教学为实施德育的主渠道的同时,合理巧妙地开发、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呢?以下,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观课心得,以品德课堂教学的流程为纵线,重点谈谈合理运用家庭教育资源的策略:

  一、课前搜集,未成曲调先有情。

  品德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题材是与家庭生活相关的,如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上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三上第一单元《我在家庭中幸福成长》,《品德与社会》五上第二单元《我和长辈之间》等单元内容,都密切联系学生的家庭生活。对于这些紧扣家庭生活题材的内容,我们不妨让学生或家长提前搜集家庭中的相关信息,或寻找、或筛选、或挖掘。

  课前搜集资料,既有利于提前预设,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又可以聚焦学生的关注点,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体。如五年级第三单元中《爱的碰撞曲》一课的教学时,课前我了解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到来,他们与自己的父母在相处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矛盾。如何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真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而有效地指导孩子们的家庭生活呢?我作了如下尝试:课前,我通过学校的“家校通”手机短信的方式,开展家长给老师写封信的活动,讲讲他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并在信中对孩子说说父母的心里话。在授课中,当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讲到他们与父母的矛盾时,我趁热打铁,让每个孩子读读自己的父母给他们的信。读着读着,父母真挚朴实的话语触动了孩子们的内心深处,让他们懂得了严厉的背后是深深的爱!当孩子们了解了父母的心声后,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父母的一些做法。

  二、课中交流,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成为资源的调控者,而不是资源输出者。学生集体交流搜集的资料时,常常会生成一些新的资源,这需要教师在授课中巧妙地整合资源,将典型的资源捕捉、利用、放大,使教育的主题更鲜明,让课堂成为舒展灵动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如教学五上第三单元中《感悟亲情》这一话题的教学时,老师邀请了三名家长参与到课堂中来,在课堂上让他们和自己孩子玩“亲情对对碰”的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看到父母对自己爱好、爱吃的菜、身高、心愿、生日等了如指掌,而孩子们对父母的相关信息却知之甚少时,教师顺势抓住这一矛盾的教学情境,引发在场所有孩子们的思考:为什么父母对我们了解得多、我们对他们了解得少呢?孩子们静下心来反思到:平时父母对自己关心得多,自己对父母的关心得不够。接着,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孩子们今后在生活中怎么做?让孩子们在做中悟,做中学。

  三、课后延伸,绝知此事要躬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课后,教师要善于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借助家长的教育合力,充分发挥教师和家长积极评价的作用,鼓励孩子将道德认识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进而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祖国资源的“薄”》一课的教学后,我让孩子把课堂上学到的节约资源的环保金点子带回家,和父母一起共建“两型家庭”,并在班级博客中晒一晒。孩子们多想在班级博客中秀秀自己的家庭啊!于是,他们积极行动起来:有的让爸爸妈妈少用一次性碗筷,保护森林资源;有的让父母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低碳”出行;有的动员父母洗衣、洗菜多用盆,将一水多用;还有的学生主动将废旧报纸、图书卖给废品回收站……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节约资源,让家长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与进步!由此可见,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不正是我们品德教学回归生活的最好诠释吗?

  当然,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家庭教育资源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找准一个点。

  家庭教育资源整合的基点是学生。我们指导学生或家长筛选的教育资源时,主要是搜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直观形象的资源,避免一些繁难深奥的资源。因此,资源搜集必须接近学生生活、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且这些资源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这点,教师就必须一切从学生出发。

  2.把握一个度。

  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对家庭资源的利用不能只是单纯的追求数量,因为在有限的时空中,如果资源过多,不仅无助于学习,反而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疲劳,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使得“投入”与支出“失衡”。

  3.突出一份情。

  在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浓浓的亲情,以道德情感为德育的催化剂,真正触动孩子们的内心深处,促进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如六年级上册《生命属于谁》的教学中,老师借助授课班级家长的视频录音,请家长讲述了孩子小时候生病住院、一家人对孩子的牵挂与照料。由于讲述情真意切,孩子们聆听后热泪盈眶,感恩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资源的情感优势,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述,教师对家庭教育资源的合理运用,对小学品德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更有利于学生把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行为,更有利于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孩子们与父母共同学习,共同收获,这些经历对他们来说,必将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宝贵的人生财富,珍藏在他们的心底,成为生命成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引导孩子们正确地求知与做人是我们的天职;家校携手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我们的责任。长路漫漫,我们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①《陶行知教育文集》,晓风、金成林等著,四川教育出版社

  ②《资源整合》,林伟贤著,齐鲁音像出版社

本文链接:https://www.gxcjt.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589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4 易达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20004951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