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易达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某县经信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3-03-17 08:00:10 浏览次数:
导读: 某县经信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今年以来,县经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全省

某县经信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县经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建设为统领,聚焦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158”工作思路,全面开展绿色智造提升攻坚行动,持续强产业、育主体、增动能、 谋创新、优服务,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1-12月,全县完成规上增加值296.1亿元,同比增长14.1%,高于全市平均0.8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二;
完成工业性投入115.7亿元,同比增长-9.7%。

(一)坚定坚决打好转型升级持久战。提档升级优势传统产业。全面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2.0版。在纺织行业,启动全县纺织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夹浦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各项工作逐步收尾,纺织企业集聚区改造基本完成,已集聚喷水织机近30000余台。以莱美、浦鑫为试点,推广绿色印染+个性化定制的快反模式,运用纺织印染数字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在减排降耗的同时提升产品附加值。在耐火行业,启动耐火材料企业技改提升17家,实施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项目41个。全面开展工业全域治理。制订全县工业全域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及九条政策意见,大力推进产业集聚、产业转型。

洪桥、煤山等六个重点乡镇完成工业全域治理规划,重点推进煤山、开发区低效地块连片腾退开发,洪桥、夹浦、虹星桥、水口等乡镇工业园区有机更新。8月,该工作作为八大最佳案例之一在全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大会上展示,相关做法获得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批示肯定。大力推进“三低”企业出清。今年以来,销号“三低”企业 286家,完成率100%,销号总量和销号率均为全市第一;
整治“低散乱”企业(作坊)351家,完成43家企业落后产能淘汰。特别是在塑料井盖行业,出台专项整治方案,完成所有企业关停承诺书签订及设备评估,引导产能整体有序外迁。

(二)抓实抓细打好项目推进攻坚战。全面开展项目全周期试点。抓好重大制造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建立重大制造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系统,实时掌握项目建设动态,及时介入、主动服务。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系统已接入482个项目,实现从签约到达产的可视化管理,入选省级首批“揭榜挂帅”多跨运用场景;
1-12月,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个,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0个,月度上规27个。深入开展破“六未”攻坚。持续深入推进破“六未”攻坚行动,严格实施奖惩措施,联动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营造强势推进项目的氛围,推动“六未”项目早日销号、达产增效。年初排定的 139只工业“六未”项目中,1-12月销号124只,新增28只,目前在库43只,削减率74.3%。市“五未”项目任务清单53只,1-12月销号53只,化解率100%。

(三)聚焦聚力打好数字化改革突围战。根据全省数字化改革要求,聚焦“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核心架构,升级数字经济综合应用门户,全力参与全省“揭榜挂帅”,率先成为全省数字经济系统建设争创项目“全覆盖”的县级主体。实施新智造专项行动。构建“未来工厂”、数字化车间、上云标杆、“即插即用”式数字化改造四个梯队,加快推进试点建设。今年以来,累计建成数字化改造试点企业61家,吉利入选省级未来工厂,累计建成11家 省级智能工厂。谋划行业产业大脑建设。动力电池行业大脑成功入选省第一批行业产业大脑建设试点“揭榜挂帅”项目,现代纺织行业云平台累计接入设备10000余台。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依托绿色动力电池行业优势,打造“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整体智造”的产业集群新智造模式,成功入选省产业集群(区域)新智造试点。

(四)高质高效打好稳象育牛主动战。企业培育积极善为。全面开展“稳象育牛、培大育强”三年行动计划, 制定专项支持政策,实施精细化管理。1-12月,“稳象育牛”企业完成产值515.3亿元,同比增长33.5%,完成税收30.6亿元。同时,深入推进产业集群培育升级。标志性产业链产值增长169.2%,高于面上147.1个百分点,吉利汽车顺利下线;
生物医药产业也正在加速增长的关键时期。向上争取主动有为。全速推进向上争取工作,全力争取更多政策资源落到某,今年以来已成功争取上级经信资金20029万元,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级政策17个、省级政策57个、省级项目51个,助力企业和项目加快发展。要素保障全力作为。绘制统一政策线上兑现流程图,线上审核305家企业共480条政策项目,兑现政策资金1.1亿元。全面排摸企业人才需求,服务企业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目前,全县共申报项目52个,其中创新人才项目26个,青年人才项目26个。

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 以产业创强为抓手,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为牵引,以打造绿色智造示范县为目标,推动企业梯队、生产方式、产业布局、经济效益、创新能力五大方面持续转变,聚力“五强五高”提档升级。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增动能,培植制造业新活力、新优势、新发展,全力打造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标杆,为开创“富美某”美好未来提供最硬核支撑。

一、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为牵引,打造绿色智造示范县 全面推进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持之以恒打造全省绿色智造示范县。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3.0版,以连片腾退、连片改造为重点,推进工业全域治理,全年完成工业用地盘活3000亩以上。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革,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家以上。深化“两山”转化改革,增强绿色低碳制造驱动力,力争全年实施重点绿色化改造项目20个以上。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工业经济稳进提质,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
工业性投入增长10%;
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面上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于面上1.5个百分点。

二、聚焦迭代升级,推动企业梯队、生产方式、产业布局、经济效益、创新能力五大方面持续转变 (一)深化培象育牛,推动企业梯队优化。力争全年新增百亿元以上企业1家、十亿元以上企业3家、亿元以上企业20家;
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隐形冠军”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以上、市“金象金牛”企业2家,新增上市企业1家,净增规上工业企业40家。推动企业梯队加速向金字塔形转变。

(二)强化“双碳”行动,推动绿色低碳生产。主动适应能源“双控”的新常态,有序推动部分高能耗行业提前达峰,力争全年节能1万吨标煤、二氧化碳减排2万吨;
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2家、市级以上绿色工厂15家以上;
新增工业光伏50MW。推动生产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

(三)攻坚全域治理,推动产业布局集聚。全年盘活工业用地3000亩以上,关停低效工业企业100家,新建标准厂房60万平米以上;
规范集聚喷水织机10000台以上,改造提升印染企业5家以上。推动产业布局向集群化转变。

(四)狠抓质效双升,推动经济效益提高。力争全年规模以上亩均税收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利润增长 12%以上,利税增长12%以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7%以上。推动经济效益由低向高转变。

(五)加速科研驱动,推动创新能力提升。力争全年立项实施县级以上“揭榜挂帅”等重点研发项目30项以上;
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升到3.45%。推动企业经营由粗放型向创新型转变。

三、聚力“五强五高”,打造更具某辨识度的产业体系 (一)聚力 “强产业、壮筋骨”,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 1.规模化壮大标志性产业链。围绕智能汽车和关键零部件标志性产业链,坚持“链长+链主”协调发力,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依托已落地的整车、变速器、生态数据产业园、智能汽车研究院等标志性项目,加大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力度,加快地通、科佳等产业链项目产出,提升本地企业配套能力,推动产业集群化精细化发展,力争全年整车产量达到15万辆,全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2.特色化发展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进动力电池迭代升级,谋划布局氢能、储能、智慧能源,加快发展绿色电池回收再利用产业,加快推动浙能氢能产业园、复星捷威、天能帅福得、国康光电等重点项目建设,构建闭环新能源产业链。特色发展智能装备产业,集聚打造仓储物流设备、新能源及储能装备、数控加工设备、自动化专用设备等特色门类,推进产业做精做强。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推进重组蛋白疫苗等细分领域创新产品尽快获批上市。培育发展数字产业, 依托数字大厦、数字经济创新飞地,大力发展泛半导体元器件及材料、智能物联产业,提前布局智能物联产业,积极做优数字服务产业,着力推动数字产业突破发展,力争全年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3.高端化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在纺织行业,全面完成集聚区改造提升、厂房“低改高”、小微园和集聚点建设,完成工业平台边界外剩余织机、加弹机集聚。持续推进印染行业深化整治提升,启动14家印染企业设备升级、厂房改造,积极鼓励企业向数码印花领域转型,力争完成5家以上企业原地提升工作。在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谋划新一轮水泥产能战略布局优化。推动边界外优质耐火材料企业整合入园,持续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工艺和管理水平,力争全年完成耐火企业整合入园及改造提升10家以上。

(二)聚力 “强动能、创优势”,激发高水平内生动力 1.深化项目双进双产。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聚焦“1+4”产业,深化全球精准合作,强化精准招商、靶向招引。力争引进落地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2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2个以上,力争引进1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6个以上。持续推进重大制造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改革,坚持机制化联动服务、精准化滴灌服务、数字化智能服务,开展“引进固投超百亿”、“全口径项目固投争百亿”、“百个亿元项目提速”三大攻坚,明确计划表、施工图、责任人,逐个挂图作战,逐项打表推进,加快签约项目开工、开工项目入库、入库项目竣工。力争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个,竣工投产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个,上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0个,“六未”项目销号率达到70%以上。

2.加速产业数字升级。深化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打造以“未来工厂”为引领,助力企业数字化改造进程。聚焦“50强”等重点企业,全年完成智能化诊断企业50家以上,累计建设省级智能工厂12家以上。全力推动“百企技改提质攻坚”,推动“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打造新智造体系。在纺织行业,推进数字纺织小微园建设,加快喷水织机接入纺织云平台,力争 全年突破1.3万台。推广“绿色印染+个性化定制”的快反模式,运用纺织印染数字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在电池行业,推进云MES、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运用,培育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全面推广动力电池产业大脑运用。

3.推动质量品牌提升。扩面推进质量导航计划,推动企业采用6S现场管理、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成熟度;
加快建设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对标提升工作先行区,实施管理对标工作,力争新增省、市企业管理对标提升标杆企业10家以上;
集成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质量基础设施要素资源,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全链条综合服务;
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提高全民质量意识,营造人人关心质量、重视质量、追求质量、创造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力争获评市政府质量奖1家,全年新增主导起草“ZJ制造”产品标准10项,“品字标”企业8家。

(三)聚力 “强创新、添活力”,形成高能级科创体系 1.尽心尽力培育科技企业。围绕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分类培育,将创新基础好、成长性高的企业作为一类培育对象,进行重点服务指导。依托 “科技新政十二条”,引导企业加强创新投入,推动一批传统制造业企业和县科技小微企业成长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0家以上。

2.借势借力发展高新产业。完善产业创新服务体系,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提升联动。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中小企业、产学研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推广“政府+企业+高校”“企业+高校”合作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高于规上工业1.5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8%;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快于面上;
实施优质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

3.聚焦聚力发挥引领效应。加速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速推进“科技贷”数字化改革试点,打造最佳应用。坚持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加大创新资源主动布局力度,加快“两区一谷”建设,提升省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能级,高标准推进顾渚“画溪谷”建设,积极发挥高能级创新平台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持续优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链条孵化体系,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平台专业化、差异化、垂直化发展,扩大科创 “飞地”、海外创新孵化中心等版图,提升创新平台承载能力。

(四)聚力 “强整和、提质效”,构建高标准发展平台 1.全面建设高能级战略平台。推动整合后的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力创建省级高能级战略平台,加快从“二次创业”向“二次腾飞”转变,在全省“十强”国家级开发区中稳步进位,跻身环太湖一流国家级开发区行列,全力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国家级开发区。加快推进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智能汽车“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完善“链长+链主”协同推进机制,力争新能源小镇“亩均”效益水平跻身全省同类小镇前列,力争创成省级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加快建设高水平开放平台。积极融入“一地六县”长三角产业合作区、G60科创走廊等载体,加大政策保障力度,高标准规划建设长三角(某)产业合作区某区块,加快打造长三角绿色智造中心。积极融入杭州大都市区建设,加快某杭州“飞地”、煤山青年创业园、顾渚画溪谷等载体建设,提升“接沪融杭、联通苏皖”水平。

3.着力建设高品质小微园。严格落实《某县小微企业园管理办法》,从园区规划、产业定位、建设标准、配套设施、配套服务、入园标准、退出等方面进行科学管理。支持小微企业园引入连锁化、品牌化、专业化运营机构,提升运营服务能力。

力争全年新开工小微企业园2个,省市认定新建成小微企业园2个。

(五)聚力 “强服务、优环境”,营造高品质发展氛围 1.实施精准有效的政策支持。强化政策集成创新和精准扶持,制定出台新一轮《关于加快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精准政策靶向,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扶持力度。深化“三服务”活动,实施“服务百企优环境攻坚”,全县机关干部联系1000家规模企业、科技型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提振发展信心。持续推进企业降本减负,力争全年减轻企业各类负担30亿元以上。

2.加大资源要素的保障力度。扎实推进融资畅通工程,强化金融要素保障,力争全年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0%和1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8%以上,实体经济贷款余额增长超100亿元。优化用地供应保障机制,全力做好项目供地服务,力争全年完成供地5000亩,其中工业“标准地”供地2500亩。

3.加强各类人才的引进培育。深入实施引才计划、万人计划、南太湖精英和特支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力争全年刚性引进集聚顶尖领军人才20名以上;
自主培养引才计划、万人计划等省级以上高端人才 20名以上;
入选“南太湖精英计划”项目20个以上。深入实施产业智汇计划,构建政校企联盟网络和协作机制,力争引聚大学生及各类人才3万人以上。推进省新时代工匠培育试点建设,深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5000人次,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3500名以上。实施“企业家培养赋能计划”,全年培训企业经管人才3000人次以上。

本文链接:https://www.gxcjt.com/gongzuozongjie/3819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易达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20004951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